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九书院 >> 隋末第一佞臣 >> 第四十七章 知了猴

第四十七章 知了猴 2/2

只不过呢,从野外获取蝉卵,很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——一些品种的蝉会存在出破卵时间不统一、产量低的问题。

但好在中原地区的蝉都是以金蝉为主,就算一些亚种存在着上述问题,饲养过程中多筛几遍,也就不怕了。

第二,树木的培植。

一般来说,饲养金蝉会种植一片根系发达、生长旺盛、汁液较多的树种——比如杨树、柳树、梧桐、榆树等等;而诸如松树、苦楝等树种,则是一定要杜绝的。

然后把装有虫卵的枝条往离树根约莫1.5-3.5米的距离内一埋,便算是开始了养殖的第一步了。

实话实说,这一点在后世乃是最大的麻烦,毕竟后世的农药残留问题极为严重,而要想拿到一片足够面积的林地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——但放在当下,这些困难却一点都没有,只要你管得过来,把平原县附近的林地全用上也没人会说上一句。

第三、蝉卵孵化。

这一步是重点,任何昆虫的饲养,虫卵孵化率和孵化速度都是重中之重,而温度的适宜与否,也决定了知了猴能否有效缩短生长周期。

一般来说,金蝉一系的知了猴最适宜的养殖温度在25-38度之间,但是最好不要超过38度——一旦超过这个温度,达到70%的孵化成活率就会面临巨大挑战;

这一点在后世同样也是个颇为麻烦的问题,毕竟山东乃是全国有名的大火炉,夏天的温度别说超过38度了,就算突破41度也是稀松平常的紧——因此,后世但凡养殖昆虫的,就没有一个不是用电大户,没有空调的保驾护航,想要把这些昆虫养到出坑无疑是在痴人说梦。

但这个问题放在当下,却同样是一点麻烦都没有。

隋唐时期的温度较之后世要低上一些,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……最主要的是,隋唐中原地区的气温远较后世要平稳的多,夏季基本上就维持在35-37度左右这个水平线上了,绝对不会给你来上一阵突破40度的红色高温天气。

面对着这种极为稳定的气候,任何一个饲养昆虫的人估计都会哭出来——这TMD就是个天然的空调啊!在这种环境下养虫子,是个傻叉都能成为大户!

当然,除了夏季以外,冬天的保温同样是重点——中原地区夏季的气温远较后世凉爽,但冬天却也更冷一些,动则令下十几二十度的低温,同样会严重影响知了猴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。

但好在隋唐时期使用煤炭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,只要有充足的热源,给这些知了猴保保温真不是什么困难事——又不是种大棚蔬菜,不存在需要烧玻璃这么一说,只要虫池上方用土法水泥盖上一排房子,然后注意供暖,知了猴在地下指不定蹦跶的有多欢呢!

第四、种植管理。

这一个环节相对比较繁杂,除了保温越冬以外,保湿、控制虫卵埋藏深度、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、若虫的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、防治若虫逃脱,诱使若虫破土,等等等等,其实都有讲究——但总的来说,这些环境没什么太多技术含量,只要细心,都能做的不错。

但与此对应的是,饲养知了猴所带来的丰厚回报。

只要你会管理,外加不追求品相的话,每批知了猴顶多一年就能出土(那些专家所说的6-8个月出土纯粹是胡扯,压根底就不可能);

而知了猴产量,根据品种的不同,一般会在150公斤-220公斤/亩的水平(同样的,那些专家所谓的亩产上千斤基本都是胡扯)——不要觉得这个产量低,要知道,知了猴是实打实的优质高蛋白质食品,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8.58%、为瘦牛肉的3.5倍,瘦猪肉的4.3倍!

如果按照能量密度来算,一亩地知了猴所能提供的营养和能量,放在当下,起码是六亩小麦的标准!

至于说斐裁为什么要搞那么大规模的知了猴养殖基地,甚至连其余的昆虫养殖计划也要上马……

一来,他需要给王薄旧部和难民找到可以长期干下去的活计——对比于开荒生地而言,这种养殖类项目显然见效更快。

二来,则是他需要解决平原县“第二等价物”的来源问题——放在以前,这个第二等价物是米粮,但大隋的粮食再多,动不动就打官仓的主意毕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,后遗症的问题也由不得他不慎重考虑。

三来嘛……

则是他自有自己的一番小九九在,这些虫类蛋白质一旦研磨成份,变成了可长期保存的便携式食品,那其中的战略价值,完全不足以为外人道矣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正当斐裁与小丁香为那十几只知了猴抢的不亦乐乎的时候,一名小吏忽然脚步匆匆地寻了过来。

“禀明府,王家送上名贴!”小吏的神态一脸谦恭。

看着那张熟悉的名帖,斐裁有些疑惑。

这独孤顺忠前脚刚走,王家后脚就从来名帖……是什么个情况?

喜欢隋末第一佞臣请大家收藏:(www.9shuyuan.org)隋末第一佞臣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隋末第一佞臣最新章节 - 隋末第一佞臣全文阅读 - 隋末第一佞臣txt下载 - 六千来世的全部小说 - 隋末第一佞臣 九书院

猜你喜欢: 牧神记遮天惊悚乐园重生大时代之1993道君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诸界末日在线终宋启禀王爷,王妃她又穷疯了地球第一剑